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_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全国空降同城微信电话号码,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移风易俗 > 详细内容

[典型案例]卢氏县:文明新风扑面来 和美乡村焕新颜

发布日期: 2025-06-19 来源: 三门峡文明网

乡风文明建设是关系乡村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决定着乡村的发展格局与方向。移风易俗则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关乎乡村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有助于减轻农民负担,营造健康、和谐、积极的乡村生活氛围。卢氏县地处豫西伏牛深山区,山川秀丽,民风淳朴。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当地移风易俗作为激活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密码,依托丰富的民俗文化,创新性地搭建工作平台,引导多方主体踊跃参与,让移风易俗的理念深深扎根在城乡居民心中。从古老的传统习俗中汲取精华,在新时代的浪潮里破旧立新,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径,文明乡风“软实力”,筑牢乡村振兴“硬实力”,持续擦亮乡村“精神共富”的鲜亮底色。


主要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指出“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卢氏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通过丰富文化活动、健全机制体制、强化典型引领、推进移风易俗,以乡风文明赋能乡村振兴,绘就宜业宜居和美乡村幸福画卷。


文化赋能,共筑文明高地

卢氏县地处河南省西部,建县2000多年来县名未改、城址未移,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双千年古县”,也是河洛文化重要源头。悠久的历史传承、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推动传统节日振兴。卢氏县精心策划、统筹推动,扎实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理念新内涵。2024年七夕,卢氏县作为全国6个举办地之一,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组织77对新人参加集体婚礼,举办文艺演出、非遗展演、便民服务等70余项文明实践活动,充分挖掘七夕节日内涵,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活动参与广泛、气氛浓厚、反响热烈。此外,“迎新春进万家送万?!薄吧显幕蠹薄懊袼孜⒓小钡冉谌瘴幕疃?,注重文化传承,寓教于乐,已成为当地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二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卢氏县在271个行政村(社区)全面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每年开展“乡村村晚”、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活动2700余场次。由50余名文艺志愿者组成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将移风易俗宣讲、先进典型选树、红色文化弘扬相结合,编排了《移风易俗三句半》《儿大不由爹》《婆婆也是妈》等一批原创节目,常年深入乡村、学校、车间、项目建设一线开展巡回演出,把群众从牌桌、酒场、教堂“拉”到活动现场,以文化人、启智润心。

三是抓实文明实践载体。作为全国第二批、河南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卢氏县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组建了“卢氏大讲堂”“技能课堂”12支志愿服务队,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打造“爱心之家”“文化惠民”“防溺水”等品牌项目,每年开展活动8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到8.5万人次。


机制护航,夯实文明根基

卢氏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独特的地理特征,使县内婚丧礼俗南北有差异、村镇各不同。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增加了群众负担,成为致贫返贫的危险因素,推进移风易俗势在必行。

一是村民自治树新风。全县271个村(社区)均组建了“一约四会”群众自治组织,修订了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了红白事操办标准,为礼俗划定清晰合理的“标尺”。目前,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的彩礼一律不超8万元,宴席不超20桌,每桌菜品不超13个、费用不超230元,人情随礼不超100元。喜事新办、婚事简办、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的理念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广泛共识。

二是星级创建激活力。将移风易俗纳入“五星”支部创建的重要指标,把成立“一约四会”、红白事简办、孝老爱亲等内容作为“文明幸福星”“幸福和谐星”评分标准,通过党建引领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凝聚创新合力。2024年全县232个行政村成功创建“文明幸福星”208个,39个社区成功创建“幸福和谐星”34个,创建成功率分别达到89.7%、87.2%。

三是典型带动引风尚。注重党员带头、典型带动,印发《卢氏县党员干部移风易俗“五带头”“五严禁”》,发动全县2万余名党员与居住地村(社区)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埂跋绱骞馊侔瘛毖∈骰疃?,一大批身边好人不断涌现。例如,“移风易俗好榜样”刘四清主动劝说子女简化婚礼,带头践行文明节俭新风;“好婆婆”武桂花关爱儿媳,家庭和睦,为邻里树立了榜样;“河南好人”马玲玲长期参与成年人和城乡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服务,护航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人民群众在榜样感召下,纷纷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实干筑梦,谱写文明篇章

卢氏县广袤的城乡大地劲吹文明新风,全县干部群众在各自领域积极进取、奋发图强,一幅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崭新画卷在莘川大地徐徐铺展。

一是能人领航兴产业。随着移风易俗的深入推进,老百姓从过重的人情消费、经济负担中解放出来,纷纷投身学用科技、发展产业。“身残志坚电商带头人”卫飞舟、“连翘专家”张双军、“全国优秀农民工”宋环环、“乡村创业好青年”万富华,以及获评高级职称的“新农人”耿军治、张卢峰等致富能人,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一展身手,带领乡村群众勤劳致富,全县食用菌、中药材、林果等支柱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德润城乡筑平安。将移风易俗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引导群众除旧习、换新风,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成立村级调解委员会271个,选拔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调解员,年均调解矛盾纠纷2000余起。2024年全县治安、刑事、电诈案件较上年分别下降4.02%、8.64%、24.43%,连年获得省市平安建设优秀县荣誉,被评为河南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三是和美乡村入画来。卢氏县作为全省“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家园”行动先行县,确定范里、官道口等5乡镇的25个村为先行村,树立标杆,总结经验,整体推进,全面铺开。持续巩固农村环境治理成果,“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在全省成为典型。卢氏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典型做法在全省现场会上被推广交流。卢氏县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县域”等称号。